無論怎么創意十足,衣服總歸是衣服;顏色再絢爛多變,我們也沒有復眼,能辨認出來的顏色也就那么幾種。因此在時尚行業,抄襲就是一個躲不開話題,甭管有多少人說這是英雄所見略同。今年的秀場上,抄襲風就刮的格外猛,復古已經全面和仿古對接,不過對比起來倒也是格外歡樂。




MOSCHINO的抄襲實在是沒有節操,比劣質打印機還要精準。不過今年最著名的抄抄還是Dior, Prada 和Celine,雖然手筆要含蓄的多。



在基本沒有知識版權之說的時尚產業,每個所謂的原創設計師似乎都有一把辛酸淚,而zara之流的登堂入室也一次次的印證了抄的好才賣得好。鬧得比較大以至于上法庭的是紅底鞋christian Louboutin,但個中情節和律師辯詞都有小孩子過家家之嫌,滿街的雜牌紅底鞋更是大大讓人覺得Louboutin犯不著。
其實抄不抄的真挺沒所謂,悲催的常常是某個設計師嘔心瀝血好不容易做出了點原創設計,結果無人問津,被人一抄倒是火的不得了。服裝設計師既沒有版稅,也有沒有專利費,賣不出去都是白扯。
這里馬上可以延伸出一些有深度,有內涵的問題:比如時尚界的知識版權之爭何去何從?從時尚業到娛樂業,設計師如何維權?該不該有時尚設計專利?但是那些都太報告范了,無聊的緊,倒是坊間傳聞,八卦要有意思的多。
中世紀末期近乎文藝復興那會吧,清規戒律下面是各種暗流涌動,大家對時尚這件事情也很是重視起來了。法國一如既往引領潮流,但由于交通等顯而易見的因素,傳導并不容易。買手那時候就應運而生了,工具是精心制作的一比一對照娃娃,做工極盡精美,甩芭比娃娃好幾條街。買手們根據巴黎潮人的時尚行頭做模板,然后穿過海峽到英國傳播福音。在法國人看來,英國人自然是落伍的,抄的雖然準但是又慢又笨拙。不過這種質樸的時尚情懷還是相當令人感動的。漂洋過海的種種艱難險阻挖一挖絕對可以拍大片,海盜們很可能不僅截貨船時不時的也會充當時尚大盜,英國人一不小心就可能要落后法國好幾季�,F在呢,法國時尚還是傲視群芳,可底氣不足的很,畢竟這個年頭無縫抄襲就是分分鐘的事,話語權隨時就被人搶去了。
時尚一直都關乎權利,所以美艷的第一夫人才如此重要。因此時尚的起源就是抄襲,運作起來,抄不抄不是個問題,抄的對不對才是關鍵。只有當某項創新變為風潮,這個元素才真正能變成時尚。換就話說就是:誰創造不重要,誰成就才是關鍵。(作為特斯拉死忠粉,我在此嚴正聲明以上言論任何情形下均不適用于某無節操推銷員愛迪生。)
所以我一直覺得媒體經常評論“中國時尚產業的最大問題是缺乏創新”非常之逗,屬于低端冷笑話。 這是最不是問題的問題好嗎?我們連抄都沒有學會怎么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