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 Maison De Chopard 蕭邦新天地藝術形象店
作為中國第一家藝術形象店,La Maison de Chopard蕭邦新天地藝術形象店,區別于其他精品店,它不僅僅是珠寶及腕表專賣店,更是蕭邦對藝術的誠意表達。這家被賦予嶄新概念裝潢的藝術形象店與上海新天地共享中國東方的繁華和忙碌,店內外設計都滲透著蕭邦的優雅。今年6月,蕭邦將代表品牌最高制表技藝的L.U.C系列中的8枚腕表呈展新天地店鋪,并邀請*LLND 兩位藝術家以聲音、視覺的三位效果完美呈現L.U.C腕表系列及其制表工藝。法國年輕藝術家*LLND從L.U.C系列腕表振頻為4赫茲和8赫茲中汲取靈感,并利用聲、影像和圖像結合科技來講述一場關于時間的故事。此次,[時間共振]特展展示的一系列新媒體藝術作品,利用視聽媒介多重融合的樂器以及交互裝置,悄然探討了通過聲音、頻率、共振、時間與記憶等諸多主題來表達L.U.C系列的經典腕表… 每件作品通過操控振動頻率,直接作用于物體,從而呈現圖像和聲音的實時融合。通過對蕭邦腕表機芯齒輪的微觀再現,以及*LLND關于水中生命之輪意向的可視化詮釋,機械腕表的不同振頻被可視化,并呈現出不可思議的形狀,暗示著我們腕上之物的潛在形態, 本次特展意欲抓住并表達特選蕭邦經典手表的心跳節奏。機械腕表的魅力被多重感知,提供我們以新的方式審視機械腕表之美。展覽將持續4個月。
關于*LLND
Laurent Lettree和Nathalie Delpech是兩位年輕的法國藝術家,致力于打造聲、光、圖像一體的視覺藝術作品。他們于2005年巴黎藝術與科技月中,首次嘗試名為Time Compression的表演;2009年他們推出自己創作的軟件并將影像加入到Time Compression的表演中,將我們的記憶用影像這種隱喻的方式來表達,猶如香水的味道會存在于記憶之中,Time Compression展現了事物的過去,當下和未來于一張影像中。
2004 上海雙年展
2005 巴黎St Germain藝術展
2006 Anne Lettree畫廊
2007 波蘭Pozznan Tri博物館展
2008 芝加哥Walsh藝術館NEXT藝術展
2009 上海當代藝術展
2010 上海Hong Merchant畫廊
2011 香港Input Output畫廊
2012 上海紅寨當代藝術畫廊
2012 巴黎Galerie Italienne
2013 香港紅寨當代藝術畫廊
2013 ECAF藝術展
L.U.C腕表制造:主要工序
工序1:設計研發
一款腕表總是先從想象的王國中萌芽,隨即將雛形落于紙上。要將靈感化為現實、進入真正的制作流程,高度精準的設計方案必不可少。工程師們運用計算機輔助軟件令創想成真,憑借精密數學計算和物理定律模擬,不僅令腕表設計能在屏幕上全方位呈現,更能預先檢驗機械結構的運作情況。
工序2:機械加工
在制表廠的嚴苛標準中,容差必須被控制在幾微米以內,所以在零部件的切割和鉆孔工序上,精密度是重中之重。復雜的幾何與坐標數據都被直接輸入機床,經過數學計算后,機床便能將金屬坯加工成腕表可用的微型零部件。“智能”機床則將在機芯底板上銑削出孔洞及溝槽。而以激光制導的機床又能用纖細過頭發的鎢絲切割出復雜精鋼部件。隨后每一零部件都將對照其標準樣板進行質量檢查。準確度是精密度的基石,因此現代光學儀器和測量設備都被用于微型機械組件的檢驗程序,以確保質量水平。
工序3:表面潤飾
制表廠內的許多任務序都涉及金屬表面潤飾。即便是在現在,這一工作也只能由工匠手工完成。為使金屬表面閃耀完美光彩,工匠們必須一絲不茍地進行拋光,直至金屬如鏡面般無瑕。實現這一效果的難點在于加工時施加的壓力必須恰如其分,由不得絲毫誤差。
金屬表面的每分每寸都被高度重視。技藝高超的肖邦工匠不僅在表面拋光和潤飾上付出心血,在其他工序上也是殫精竭慮,同樣值得認可和欽佩。
工序4:腕表組裝
說到腕表制造,蕭邦展現出高超的基本要素:致力呈獻出融合高超手工、持久價值和可靠質量的頂級作品。數百個看起來毫無聯系的微小零件,最終組合成運轉自如的機芯機構。這一工序不僅耗時極多,更考驗著工匠們的耐心與守律,這在當前時代已屬罕有。蕭邦腕表中最為神奇的元素莫過于異常精巧的自動上鏈機芯。其上的凸輪與杠桿協同作用,將手腕動勢轉化為機芯動能,為主發條持續上鏈。因此只要保持佩戴就可以為腕表補充動力,無需手動操作。在腕表出廠之前,尚需經過數日的電子測試。隨后腕表將被送回制表工匠處再次進行精密測試,工匠們將依據最高標準仔細檢驗每一細節與功能。毫無疑問,打造一枚完美腕表是一個結合傳統技藝與創新科技的艱深挑戰。
L.U.C 1937 Classic
2010年是蕭邦150周年華誕,品牌為此特意推出了限量版L.U.C 1937腕表,向品牌機械制表工藝的傳承致敬,1937年則是蕭邦發展的另一個關鍵點,這一年,當時的掌門人,創始人路易-于利斯(Louis-Ulysse)的孫子Paul-André Chopard選擇搬離品牌誕生地——汝拉山谷,前往日內瓦發展。L.U.C 1937 Classic腕表搭載L.U.C 01.01-L (L.U.C 1.010)機芯,每小時28,800次的振頻帶動腕表蓬勃生命力。該款自動上鏈機械機芯獲得瑞士官方天文臺(COSC)認證,動力儲備達60小時。
L.U.C Engine One H
該枚腕表搭載的機芯編號為L.U.C 04.02-L,由蕭邦位于瑞士弗勒里耶的工廠制造。機芯上的鏤空設計仿效了賽車進氣口的形狀,表盤夾板上鑲嵌的凹槽則啟發于發動機體的缸套,即使出于功能上的考慮,這些凹槽也是機芯主機板不可缺少的部分。
尋找汽車和鐘表兩種機械的相似性,是蕭邦多年來獨樹一幟的探索方向。Engine One H無疑是這種狂熱探尋的又一力作,它的魅力更在于性能突出的同時又不失趣味:鈦金屬表殼內置的即使不是一臺V1雙渦輪增壓發動機,但是手動上鏈陀飛輪機芯卻可以看作類似于引擎的驅動裝置,雖然兩個對象功能差別很大,但這種機械理念的跨界模擬別具匠心,值得藏家反復把玩。
L.U.C Qualité Fleurier
Fleurier Quality品質認證融合了瑞士官方精密時計測試中心(COSC)、chronofiable和Fleuritest機器測試,無疑是所有鐘表認證中標準最為嚴苛的認證。L.U.C Calibre 96.09-L 采用了“Twin”技術-兩組疊置式發條盒,動力儲備時長高達65小時。它以28,800vph的頻率跳動,帶動時針、分針和秒針走動。
L.U.C Lunar One
配備萬年歷和軌道式月相的超卓復雜功能系列L.U.C Lunar One月相腕表采用全新的美學線條設計,此腕表以一種全新的方式顯示月相,因圍繞小秒針軸旋轉而被稱為“軌道式”月相。其精準程度超乎尋常,兩個朔望月之間的誤差僅有57.2秒,也就是每122年才累積1天誤差。配備專為L.U.C Lunar One月相腕表而設計的L.U.C 96.13-L自動上鏈機械機芯。此機芯擁有約70小時的動力儲存功能,并獲得瑞士官方天文臺(COSC)和日內瓦印記(Poinçon de Genève)兩項認證。
L.U.C Lunar Twin
L.U.C Lunar Twin雙重月相腕表擁有極致精密構造,僅是月相顯示的輪盤便有135個齒輪,精準度極高,計時機制與實際月相周期的誤差僅為每122年一天。無論身處南半球或北半球,不同月相均可在一個特制的大型窗口中得到清晰顯示。搭載自制的L.U.C 96.21-L自動上鏈機芯,采用蕭邦Twin®專利技術——同軸疊加雙發條,可提供長達65小時的動力儲備。
L.U.C Tourbillon Dragon
限量8枚。腕表的機芯夾板均飾有獨特的gravure à filet的祥龍圖案,是一門具有高度藝術價值的雕刻藝術,這門技藝就為當地的制表工匠贏得了盛譽,并且令他們制作的腕表產品大受歡迎,甚至遠銷至遙遠的中國,然而這一工藝卻一度近乎演滅失傳。這門獨特的工藝是在金屬材料上進行浮雕裝飾,常見于金質機芯夾板上。它的與眾不同之處在于其并非直接將需要創作的圖案雕刻出來,而是透過去除圖案周圍的多余材料,令圖案脫穎而出,浮現眼前。。這些珍貴時計不僅在美學上成就超凡,令人著迷,而且在技術上也精湛絕倫。由蕭邦制表廠自制的L.U.C 02.02-L陀飛輪機芯擁有專利的Quattro®技術,能夠為腕表提供長達9日的源源不絕動力。
L.U.C Triple Certification Tourbillon
這款非凡作品是世界上唯一一款同時獲得瑞士官方天文臺認證(COSC)、Fleurier質量認證基金會證書以及「日內瓦印記」(Poinçon de Genève)質量徽號的腕表,所有這三項認證分別由三家獨立機構授予。其中,前兩項保證優異的精準度與耐用性,而后者則保證真正的原產地產品和優越的工藝。此表款限量發行100枚。
L.U.C 8 HF
此款腕表搭載L.U.C 01.06-L高振頻(8赫茲)擒縱機芯,機芯振頻為8赫茲(57,600/小時),為首個成功通過瑞士官方天文臺認證(COSC)嚴格測試的同類機芯,超高振頻在制表運用中的首要優點在于顯著改善機芯的精密計時功能,尤其體現在誤差與穩定性方面。擺陀振動次數越高,受干擾性越低。超高振頻雖然提升精準性,但也需更多動力。在此款腕表雖然僅配備單個發條,其動力儲存仍長達驚人的60小時。在材質方面,蕭邦技術中心的工程師們選擇硅打造擒縱系統的一部分零件(保險圓盤的銷釘、杠桿、擒縱系統的齒輪),并研發出新式固定硅質材料于不銹鋼上的方式(正在申請專利)。
通過郵件獲取觀潮最新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