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普藝術家安迪沃霍爾說過一句“我希望我是一臺機器”,在重復性的藝術創作中他坦言:對他來說沒有任何原作可言。聯想至時尚圈,對于風靡全球的街拍事業是否存在一種能稱之為“原作”的東西?
如今每日關于“街拍”的索引達到了500萬條,每一個時尚媒體類的公眾號每天至少有一條關于街拍的內容,街拍從“我為Bill著盛裝”的時代一躍成為全民狂歡,街拍成為品牌最親民的展示方式,看到的人囫圇接受著也許從未聽聞的品牌,看見鏡頭迎面而上是時裝盛事之外的特定動作。我們搜索街拍到底是為了看明星把贊助品牌演繹的多生動,還是僅僅只是一種時裝周風格?
一場時裝周前前后后,像花蝴蝶一樣圍繞在秀場之外的時尚人士不勝枚舉,但在每次妖魔鬼怪中能獲得好評的也寥寥數筆就能說完,一張LOOK的弦外之意是,十分鐘的交涉與自我介紹,可能還有尷尬的拒絕,最終呈現的是不再是街拍“原作”,而是首先經過的街拍攝影師眼鏡的過濾,然后進過了被拍者思想的過濾,最終進過鏡頭和協商的四重過濾,讓所謂簡單的“個人風格呈現”變成了令人稱贊的“完美之作”。
僅個人看來,周文剛是當今國內最具國際水準的街拍攝影師,他允許時裝愛好者帶著故事出門,帶著即時的情緒出現在他的鏡頭里,允許時裝坦蕩蕩赤條條,插畫師尢一和周文剛的合作之作插畫街拍極為有趣地展現了平面世界里的時裝:一個風風火火為一個絕妙的角度跑掉鞋的街拍hunter和一個冷靜握筆清冽上色的即將出國進修繪畫的學生,兩個極力呈現街拍“原作”的伙伴,所以你才能偶然瞥見國際四大時裝周的驚鴻瞬間,而中國式街拍是否將成為泡沫,在他們這里都成為不值一提的小事。
通過郵件獲取觀潮最新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