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朋友對不起,這場秀沒有新聞稿
媒體朋友們,辛苦了:
在經歷了一周深圳的連綿陰雨之后,恭喜大家終于等到了本屆深圳時裝周的最后一天。
這一周里,大家也許看膩了相似的秀場,相似的模特,相似的網紅,相似的音樂,相似的妖魔鬼怪,相似的新聞稿和標題黨,相似的朋友圈小視頻……不過,在這七天流水線般的氛圍中,在這個以創意為標簽的城市,總該有點兒不一樣吧。
但愿這一次,EACHWAY藝之卉依然能帶來工業化流水線之外的不同體驗。
今天,生活方式的變化、消費需求的變化、媒介的變化、商業渠道的變化……如同阿爾法狗戰勝了李世石,如同瞬間網紅papi醬拿到羅輯思維1200萬投資,如同阿里巴巴高達3萬億的年銷售額……新鮮事物越來越挑戰我們的舊有認知格局,正在將傳統意義上的品牌和時尚理念逼向災難和死亡—眾多繁華,難掩背后凄涼。
其實時尚業,本身就是這樣堅硬與殘酷。只是今天的環境,讓「適者生存」的意義更為強化。EACHWAY必須用自己的方式,找到屬于自己的一條小徑,找到自己與消費者溝通的最短距離,建立新的東方美學的話語方式。
從1997年我創立EACHWAY藝之卉這個品牌開始,尤其是在這兩年的不斷嘗試和可喜業績中,我們越來越堅定了自己的方向,并試圖用自己的方式來呈現給大家—從品牌理念到產品細節。
如同你們即將看到的這場EACHWAY2016AW發布秀,也是我們的再一次小小嘗試:在這個時代,一場時裝秀的意義到底是什么?
它或許可以不是千年不變的拼燈光音響超模網紅走光……也許可以不是常規意義上的炫富炫技炫標題黨,它也許可以更單純、更有趣、更親密、更日常。
我們沒有野心,也沒有義務去「重新定義時裝秀」,只是想用一個設計師品牌的「個人化」視角去表達、呈現、互動我們新一季的好衣服。就像上一季EACHWAY2016春夏系列的「倔強海報」活動《我偏偏不信》所傳達的體驗一樣,EACHWAY只是想和大家一起,從嘈雜的俗套定律中「找回自己」。
我想,也許這更是一個時裝設計師,一個設計師品牌該有的務實態度,而非被「說壞了」的大而無當的「情懷」。
就像我們這次2016AW的極端長的主題《我和這個城市有個秘密想要告訴你》一樣,我想在這里表達一些我自己,以及我的不同年齡段閨蜜朋友們的成長感悟。
同時,我們希望這場秀能成為一次熱愛EACHWAY的姑娘們的優雅日常聚會,拋棄常規意義上的燈光音響超模明星,讓觀眾、消費者,而不是模特成為第一個穿上我們最新一季時裝的主角。
2個月中,我們從全國召集了50多位熱愛EACHWAY的超級粉絲,她們有的是公司高管、全職辣媽,有的是主持人、媒體達人,有的是設計師、富二代,有的是小資白領、文藝青年,從90后的小鮮肉到年近六旬的阿婆,真正做到「無齡感」。
另外,動聽102的5位名DJ主播甚至組團前來參與,「明明可以靠嗓音吃飯,卻偏偏要挑戰T臺」,來展示作為主持人的時尚態度。更有華娛衛視著名主持人翁航融特意前來助陣,為EACHWAY的氣質女人們甘當「綠葉」。
「動聽102」的當紅主持人們
自己創作的「偏偏不信」倔強海報
將作為「綠葉」角色出場的名主持人翁航融
這些普通的消費者們,也許沒有模特的海拔,沒有A4腰,沒有長時間的catwalk培訓,但她們有活生生的日常體驗,有溫度—是啊,這些衣服原本就是為她們,而不是為模特設計的啊!
畢竟,設計再差的衣服穿在模特身上,效果也不會太差,是模特在「抬」衣服,但真正好的設計是要提升普通人的氣質,在我看來,這才是時裝設計要真正解決的問題。
一場時裝秀和你我有什么關系?我希望,這場時裝秀,是你,或者你身邊的朋友的時裝秀,你會發現,她可能就坐在你的身邊,穿上EACHWAY的美衣,突然氣質逆天。
很慶幸,我們成長在這個「一切皆有可能」的時代。一切規則都等著我們去打破,「它到底是什么」也許并不太重要,重要的是,它在嘗試一些新的存在價值。
就像你們在歡樂海岸時裝周主會場隔著湖水望向對面,會發現一座正在施工的三層小樓,這是我們正在籌備建設中的【十=十|設計·生活·家】。
這也是我和我的朋友們正在嘗試的一個公益項目,它不是會所,不是時裝店,不是咖啡館,不是餐廳,不是美術館……它是一個只關乎女人幸福生活的愿望載體。
最后,希望我們這些小小的「離經叛道」的嘗試,能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感觸。并用自己的方式,傳達給更多的人。
褒獎、批評、吐槽……萬般皆可,最怕無感。
期待你的到來<~~更多問題,我們現場聊吧!
通過郵件獲取觀潮最新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