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13年的喜愛寫就的一篇告白。 對JNBY(江南布衣)的心情,用這篇小文,表達我對一個品牌的喜歡和敬意。
掉入兔子洞---驚奇,在心里種下種子
鋼架木板,后現代的堅硬碰撞JNBY的不規則溫柔
16歲的初夏,五月的陽光有點晃眼,但也不是很熱,有一股明黃檸檬氣味飄蕩在空氣中的錯覺。我闖進了它的世界,從此在心里種下了一個自由無拘束的名字--JNBY 江南布衣。
街邊,舊舊的鋼架嵌入厚重黑灰色的墻壁,斜角閣樓式的櫥窗玻璃陡然存在于鋼架中間,推門而入,沉重而神圣,愛麗絲第一次掉進兔子窩的感覺,就是我現在的體會,我是到了另外一個世界吧。那是我從來沒見過的熟悉感,有鐵灰鋼架和半面墻的大鏡子,從房頂垂下的鋼索,一根一根從天而降,宣告著它們原本并不屬于這世界卻又來到了這里。深色調包容著一切堅硬的外觀和柔軟的衣衫,釋放一股慵懶放松。朋友在旁邊,看了一會輕輕說出,這里的衣服怎么和你好像?
畫冊里的精彩,敲打著一個少年渴望的心
畫冊,被當做一件神圣的貢品,放在柜臺。紙張的嘩嘩聲,虔誠的一頁頁翻過,是翻開另一個新世界。在各種灰黑調子里,用明黃,大紅,青碧在調和深沉。 它的深灰、花白、炭黑之間間雜許多色彩,好玩,有趣。
在滿街的紅橙粉綠中找到了一個期盼很久,等待很久的朋友。新朋友老相識,一見,如故。
經歷成長---相伴,春夏秋冬多少季
相識的年份增長,我在成長,你也從未停歇
時間和少年的成長,永遠是對立面。“她今年農歷三月六號,剛滿二十二,剛甩開課本要離開家看看這世界,卻發現,許多煩惱,要面對......”--陶喆《二十二》。二十二歲那年,被陶喆唱進歌里,擁有著相似的心情和屬于青春的煩惱,在“FASHION MARKETING&MANAGEMENT (時尚營銷管理)”的課程進入第三個季度,老師在課堂上操著濃重意大利口音,講述著關于一個品牌與顧客的溝通和關系,眼前浮現我曾經和JNBY的每一次接觸。
1998年,掉進兔子洞的驚喜--第一件桑蠶絲襯衫;
1999年,秋冬的繭型上衣,有作繭自縛的不自在感,卻被外形迷住;
2001年,絲質的吊襠褲,有泥土的顏色,和秋葉一般灑脫的廓形;
2002年,一件混合絲麻的細吊帶衫,帶著一股堅強的柔弱;
......
2014年,破除結構的拼接混合絲吊襠褲,灑脫完了又開始玩嚴肅;莫舊帶著時間打磨的斑駁皮帶,會在多年后潤澤許多。
旋轉起舞的節奏,隨著衣服被風撩起的角度
生活的選擇----感受,一種調調叫JNBY
聽過一些論調,拿日本的MUJI和JNBY類比,歸結成這樣的產品風格,是一種清心寡欲的無性無欲派所創造出來迎合自己喜好的生活方式,在寬松的形體里不受約束,顏色除了黑白灰駝麻以外也無更多精彩。似乎在東方詩意之余,也有點無聊的味道。
從衣到店,JNBY給人的感受始終如一【低調、沉穩、雅致、自然趣味】
品牌的生長,當然是根植生長的土地上培育而成。MUJI的無欲派印象應對的正是日本人克己復禮、冷靜自持的外在表現;而出自杭州的JNBY,除了天然的慵懶皺巴巴的輕松,還有一絲嫣紅,一點碧綠,一劑明黃... 裝點自己之余也是和自然和諧的相處。個人對JNBY的一番理解,便是喜歡著不受約束的衣衫內住著最向往自然輕松的那顆心臟,敢放下社會規則,就像那條不守規矩的肩線從肩胛骨一路下滑到手臂,原本纖細而矯健的雙腿,在絲與麻混合而成的褲裝裙裝空間里游蕩,全然不顧及規則與評判。在乎“真我”多一些而已。
服裝的有趣,在于展現著你藏也藏不住的私心。穿JNBY的人有一種自信與大度。自信,不爭。大度,不顯露自己。其實她更多的,是孩子一般的天真和善意 。
jnby by jnby 讓小小的你感受媽媽的喜愛,一種延續的幸福
存在即詩意----購買,表達忠誠的唯一方式
存在即詩意。
不逛實體店了,開始在網上買JNBY。好像缺少了一種儀式感,又好像距離拉近了一點。在時間促成的改變中順其自然的接受這些變化。
對于愛,最好的表達是陪伴。
對一個品牌,最忠誠的喜歡是不停的購買。
除了購買,這也是我唯一表達喜歡的方式了,JNBY君,望更堅實的走下去,一直相伴。
通過郵件獲取觀潮最新資訊 |